您當前位置:台燦茶業 >> 茶界新聞 >> 浏覽文章茶界新聞
国產又粗又猛又爽又黄
台灣因其地點的緯度和地勢造就出很多不一樣品種的茶種,從北至南因不一樣的山系高度,産茶區域不乏其人,每個産區的茶葉都有其不一樣的特征,如何能更知道台灣茶,無妨從山區的海拔開端。
就理論上來說,高度愈高茶品愈好(有機、生態茶在外),台北三好茶坊表明,産於海拔一千公尺以上之烏龍茶才能夠稱爲「高山茶」,海拔愈高,茶産值則愈少,高海拔的茶,沖泡時浸久苦澀味較輕、口感較甜美豐厚和耐泡度高級長處。茶葉采摘以春、冬二季最優。
在台灣現在最具目標性的高山茶是在海拔高度1800~2600公尺的大禹嶺和梨山茶區,因高山冰冷每年産值只要在春冬兩季,其它茶區茶葉均年采收5~7次,分別有早春、春茶、頭水、二水、秋茶、冬茶和冬片等。在海拔2600公尺下生長的大禹嶺茶葉,口感、香氣、神韻皆爲茶中之冠,可沖泡12次以上茶湯還甜美,內含豐厚果膠。
而台灣最闻名的阿裏山茶叶是观光客最喜欢的,阿裏山茶区有梅山、瑞里、隙顶、龙头、瑞峰、太和、太兴等,其间以海拔略高(约1500公尺)的石桌最具代表。值得消费者需要留意的是,阿裏山本來也有低海拔的茶葉,在您采購時需要留意。
- 上一篇:台灣凍頂烏龍茶如何保存?
- 下一篇:新茶入店,台燦茶業,盼您來嘗鮮!